将唢呐轻轻抵住鼻孔,便能奏出洪亮悦耳的旋律——这惊艳的一幕,正是河北吴桥杂技的独门绝技“鼻奏唢呐”。表演者以鼻代口,精准把控音准与节奏,让唢呐声声穿云破雾。
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吹奏传承人何书森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学唢呐的人常说,没有六冬六夏,难以吹好唢呐。当时我用鼻子吹奏时,两只耳朵嗡嗡作响,吹完后不知东南西北,眼冒金星。”这番话道出了这门绝技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鼻奏唢呐要求表演者具备高超的气息控制能力。演奏时,表演者用一侧鼻孔吹奏唢呐,另一侧保持正常呼吸,同时还要精准把握音准和节奏。更令人惊叹的是,许多表演者还能在吹奏的同时完成转碟、顶碗等高难度杂技动作,展现出手鼻并用的高超技艺。
这项绝技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吴桥杂技艺人对传统吹奏艺术的突破性创新。演奏时需要将丹田之气通过鼻腔精准送入唢呐,既要保证音色饱满洪亮,又要控制气息平稳均匀,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表演者的心血与汗水。
如今,鼻奏唢呐已成为吴桥杂技的代表性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征服了海内外观众,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传统杂技的非凡魅力。
9月10日晚,郎朗“浪漫琴缘”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精彩上演。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人民网石家庄9月10日电 (商帆、李兆民、席彪)9月10日晚,国际钢琴大师郎朗“浪漫琴缘”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人民网石家庄9月10日电 (商帆、李兆民、席彪)9月10日,国际钢琴大师郎朗走进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开启“感念师恩 琴声礼赞”教师节公益校园行活动,与师生们共同庆祝教师节,用音乐和对话献上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艺术礼赞。 在热烈的掌声中,郎朗与教师们亲切交流,向辛勤耕耘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表达崇高敬意与节日关怀,并分享了自己的音乐教育观以及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们要因材施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